您现在的位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疾病诊断 >> 正文

年终奖单独计税优惠延期两年是什么意思从年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2/20 14:26:30
中科公益爱心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359028.html

临近年关,又到了我们打工人拿年终奖的愉快时刻了。相信有不少人今年的年终奖赶在了年12月31号之前发,比往年早发了很多,因为坊间流传如果不抓紧时间,到了年年终奖就不能再享受税收优惠了,同等金额下个税会增加不少。

各种说法有鼻子有眼,很多没能年前发放年终奖的人,都是担心不已。这不,为了让大家安心过年,12月29号的国常会上,国家正式明确,“年终奖”单独计税的税收优惠再延两年,发了一个大大的过年政策红包。

不过相信不少人都是迷迷糊糊的,开始是听公司财务说年终奖要多交税了,后来看新闻知道国家又延长年终奖税收优惠期限了,至于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给了什么优惠条件,恐怕是说不清楚了。本文就来理一理,说清楚年终奖税收优惠的来龙去脉。

一、年终奖本来应该如何计算应纳税额:综合计税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年修正)》,个人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被分为了①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③稿酬所得;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⑤经营所得;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⑦财产租赁所得;⑧财产转让所得;⑨偶然所得等九类。

这九类收入中,①-④在税法上合称为“综合所得”,是绝大多数打工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我国税法中,对综合所得制定了统一的纳税规则。根据“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这一个税计算的基本公式,确定了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就可以计算出应纳税额的多少。

毫无疑问,年终奖也属于综合所得范畴。年底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号)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也就是说,年终奖属于工资、薪金所得,按照税法规定,应该按照综合所得的相关规则一并计算应纳税额,这时即为综合计税。

那么按照规则,包括年终奖在内的综合所得的个税该怎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是怎么确定的呢?

1、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即“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费用(元)-专项扣除(五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等五类支出)-其他扣除(公益慈善捐赠等)”。

2、综合所得的个税税率,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凡税基每超过一个级距时,以其超额的部分适用相应级距的税率。如下图所示。

3、综合所得的计税周期,是按照年度来计算税额的,但是实际操作中是由单位(扣缴义务人)按月进行税款预扣预缴,且在第二年的三到六月可以通过汇算清缴进行最终核算、多退少补的。这一过程中,我们一般不需要操太多心,因为大部分操作都由所在单位完成了,但是个别没有单位帮忙扣缴的收入,就要自行进行申报了。

通过上述三部曲,就可以计算出每个人综合所得需要缴纳的个税金额,同时完成个税缴纳。

下面我们通过举例进行说明。例如小明每月合同收入元,每个月扣除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元,专项附加扣除元,其它扣除为0;年终奖元,依次进行计算。

按照综合所得的计税规则,小明的个税计算过程如下:

①应纳税所得额=*12-*12-*12-+=元;

②比对税率表,适用最高税率为20%;

③应纳税额=*0.03+(-)*0.1+(-)*0.2=元。

这就是年终奖综合计税,年终奖并入工资薪金等收入一并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的过程。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假定是先缴纳完成了工资薪金个税,而后年终奖到账并进行计税,来尝试把年终奖个税“摘出来”。

计入年终奖前,小明的个税计算过程如下:

①应纳税所得额=*12-*12-*12-=元;

②比对税率表,适用最高税率为10%;

③应纳税额=*0.03+(-)*0.1=元。

计入年终奖后,小明的年终奖个税计算过程如下:

①应纳税所得额=;

②比对税率表,年终奖计入后,其中-=元适用10%税率,-=元适用20%税率;

③年终奖应纳税额=*0.1+*0.2=元。

二、年终奖目前是怎么计算应纳税额的:二选一

在年个税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年修正)》实施之前,年终奖一直都是单独计税的,也就是和工资、薪金所得分别计算应纳税额,各算各的、互不相关。毕竟年终奖和日常工资薪金不同,属于年尾的一次性收入,初期分开核税也有合理之处。

新税法实施后,提出了综合所得统一计税的新规则,年终奖个人所得税本来应该采取综合计税。为了减小新老政策衔接波动,设置了3年过渡期,即年底前,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法律术语,即年终奖,下同)可以“二选一”,自主选择综合计税或单独计税的方式缴纳个税。

对于过渡期政策,《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号)表述如下: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9号)规定的,在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按照上述政策规定,年终奖选择单独计税的话,采取和综合所得个税计算不同的计税规则,即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表(如下图),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依旧使用上文小明的收入进行举例计算,说明年终奖单独计税的过程。

工资薪金部分个税单独计算,过程和上文一样,应纳税额为元。

①应纳税所得额=*12-*12-*12-=元;

②比对税率表,元适用最高税率为10%;

③应纳税额=*0.03+(-)*0.1=元。

年终奖部分个税单独计算,过程如下:

①应纳税所得额=元;

②比对税率表,/12=元,适用税率为10%;

③应纳税额=*0.1-=元。

在年终奖单独计税的情况下,小明年度纳税额为+=元,相较于年终奖综合计税情形下纳税额元,可以少缴纳元。比较一下可以发现,主要是由于年终奖计入工资薪金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了更高一级税率所致。

三、税收优惠结束后有多大影响:高收入人群受影响较大

按照年12月29日国常会的决议,原本年底到期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的优惠政策将延至年底。但也就是说,年起如果优惠政策不再次延期的话,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只有合并计税一种方式了。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在“二选一”阶段已经选择了年终奖“综合计税”,那么政策过渡期结束后,税负并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二选一”阶段选择的是年终奖“单独计税”,那么未来优惠政策结束后,部分人可能会由于年终奖计入综合所得后适用更高税率,进而可能导致个税税额的增加,这也是此次网络热议的原因所在。上文在说明单独计税和综合计税所例举的小明的例子,也验证了这一点。

不过单一的例子过于单薄,实际上由于每个人收入构成、收入层次等差异,税负增减的幅度、方向各不相同。本文假设了多种情形来进行测算,结果如下:

通过对上表总结可以得出,对于工资薪金、年终奖不高的人来说,年终奖单独计税、综合计税基本没有影响,甚至单独计税转为综合计税算是利好。

因为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综合所得不用缴纳个税,或者是适用最低档3%税率缴纳个税,而年终奖不高的话也是适用3%税率,这样单独计税改为综合计税并不会影响个人税负。

甚至如果年终奖再高一点,适用了10%、20%税率,由于年终奖并入计税后部分金额可以适用较低税率(3%),税负反而能够有所降低。

例如案例A中,不含年终奖的综合所得还差元才达到缴纳个税门槛,此时如果单独计税,需要缴纳*0.03=元的个人所得税;但是如果选择综合计税,需要缴纳(-)*0.03=元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反而减轻了。

而在案例B1中,年终奖元单独计税的话,适用10%税率,应纳税额为*0.1-=元;但是如果选择综合计税,应纳税额为(-0)*0.03+(+0-)*0.1=元,税负减少了元。

案例B2、B3同理,原本适用10%、20%税率的年终奖,采用综合计税后,部分金额适用了3%税率,从而导致了年终奖应纳税额相对于单独计税时有所降低,也就是采用综合计税反而更加划算。

但是对于工资薪金、年终奖整体较高的人来说,年终奖单独计税、综合计税影响就比较大了,且收入越高受到的影响越大。

对于此类人群,一般来说年终奖低于应纳税所得额(不含年终奖)时,或者年终奖一定程度高于应纳税所得额(不含年终奖)时,年终奖单独计税更为划算。这主要是由于年终奖进行综合计税时,部分金额适用了更高税率所致。案例C1、C2、D1、D2、D3、E1、E2、E3即反映的此种情况。

但是当年终奖大幅高于年度应纳税所得时(例如3倍、6倍时),综合计税更为划算。这主要是由于年终奖成为主体收入,进行综合计税时,部分金额反而适用了较低税率所致。案例C3、C4、D4、E4即反映的此种情况。

所以大家听到年终奖个税优惠到期时真心不必惊慌,因为对你来说是不是优惠还真不好说,何况如果之前你的年终奖已经采取了综合计税,这件事情和你更是压根不相干。

当然,涉钱无小事儿,还是可以动手算算自己的税负情况,做一下税务筹划,如果年终奖单独计税更划算,还是可以抓住未来两年的机遇期,吃一波政策红利的;如果综合计税能到手更多年终奖,也得查查自己是不是还在单独计税,可别吃了闷亏也不知道。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sx.com/jbzd/14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