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疾病诊断 >> 正文

精彩分享社区治理与运营分论坛圆桌对话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3/2 18:48:45
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第十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年12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标准院)主办,中国开源云联盟、木兰开源社区、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云计算标准与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十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在京盛大召开。本次大会以“标准聚力开源共赢”为主题。本次社区治理与运营分论坛的圆桌论坛由北京初心的宋可为主持,csdn董事长蒋涛、开源中国CEO马越、pingcap刘亚琼、华为梁冰、龙芯俱乐部创始人石南共同参与。宋可为:论坛开始前先介绍一下石南。石南是我今天邀请来的特别嘉宾,他从年接触到龙芯后就喜欢上这款国产芯片,并主动牵头建立龙芯俱乐部,早期并没有得到龙芯公司的支持,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垫付资金来组织活动,可以说是真正的草根,依靠兴趣驱动,依靠技术热情和国产情怀,龙芯俱乐部几乎凝聚了龙芯产业链上下游所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发者。龙芯开发板龙芯大赛、龙芯嵌入式开发教材等社区成果都是在石南和他的龙芯俱乐部的不懈努力下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今天我从南京邀请他来参会就是要请他现身说法,如何从零开始建设社区,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今天在台上的嘉宾事实上是三类开源社区,两位大佬是门户型社区的代表,PingCAP公司和华为公司都是在社区上有自己显著的开源项目,是基于项目建设的开源社区,龙芯俱乐部事实上是一个用户组型的社区。所以今天很有幸五个大佬从不同的三类社区,三个视角对中国的开源社区进行一个碰撞。我是希望今天我们开诚布公,可以畅所欲言。首先请石南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是什么驱动你自己掏钱帮助龙芯做这样的社区?石南:在这里感谢大会开源联盟还有宋总邀请我来,我属于用户主这种类型的社区,我们最早的时候出于个人的情怀,龙芯在年第一次发布以后,我们看到龙芯和胡老师他的一些文章,我们当时公开做国产的CPU的,龙芯是最早的,也是比较知名的。我原来是一个共享软件的作者。当时共享软件就是前三个月免费,时间一过就收费的模式,搞过一段共享软件,是自由职业者。然后我们看到龙芯出来以后,就想参与一些龙芯的事情。同时我也是历史的爱好者,能够看到历史上中国汉唐时期,在世界上都是很强盛的,以九章、珠算,我们计算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的,现在国家说是叫复兴,当时可能还没有提复兴,但大家一直就想中国能够回到以前那种繁荣昌盛的时代。从当时的IT技术来看我们已经落后很远了,都是基于国外的芯片、操作系统,整个底层都是。当时只有龙芯算是一个比较知名的国产的CPU的项目,所以从个人的情怀角度想参与一下,但我当时一个跟龙芯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非常偶然的一个机会参与到了龙芯产业联盟一个论坛的建设,后来就逐步的切入到龙芯的产业里面来了。开始的时候是年,作为龙芯产业联盟的网管,就是版主这类的来升级成一个论坛的管理。在当时有很多企业个人通过论坛想了解龙芯从哪里买,开发板从哪里来这些东西,我借这个机会跟龙芯各个产业建立了一些正式的联系,到了07年的时候,当时第一款龙芯的个人电脑,就是在长苏的龙梦,我们帮助他们做用户的筛选。龙芯现在也能跑Linux操作系统,特别担心普通人买了以后不会用,会不会有差评,所以对用户进行筛选,我就相当于是帮助他们做一些筛选,第一批的一百个用户都是我们专门参与做了筛选的。在这一百个用户里面有一些基础的工作人员,到龙芯工作了,开始的都是比较好的一些用户。后来我逐步做开源社区里面的推广,比如年清华大学的软件日,这是第一次去参加,从那以后跟开源创新联盟一直有合作关系了,包括后来在成都的几届的活动,都是我们来组织的,在川大里面。当时确实是出于一个情怀,没有什么资金,我们就去联系了一些高校,找了一些场地,跟学校里面的学生。年我自己又组织龙芯和Linux周日活动,也是模仿自由软件日,在全国11个城市,高校学校同时去搞,当时也是没有费用,当时申请红旗两千,也有龙梦,龙芯赞助一些礼品。就是一些光盘、鼠标,水杯这样的东西,学生帮忙申请一下场地,找一些当地的来做一些演讲。到了年,当时我和中科院计算所发起了龙芯杯开源软件大赛,到年我们做了一些龙芯电脑的团购,面向开发者的团购,到了年我们做自动化开发板,这些活动之前都是我们自发的,年拿着自动开发板找到胡老师,他支持我创业,从年龙芯投了一点,我正式进入龙芯的生态了。大概情况是这样的。宋可为: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第一个问题是希望各个嘉宾能够简短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每位嘉宾怎么看的,他们的优先级是怎样的,就说前三个,就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蒋涛:社区其实要有激励系统,激励系统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最终还是要有个经济循环,因为人的活动是一个经济因素,所以这个经济因素无非是他怎么样去转起来。就像刚才石南最后投身这个,也是找到了经济杠杆,这是第一个,经济的激励;第二个激励是精神激励,这个激励要做转化,因为纯精神的激励也是有限的,所以还是要内化成一个成就系统,就是说我做出了什么样的成就,这个成就是一个职业上的成就,不是说一个人在那儿独自玩乐的,就像打游戏也得打成排名靠前的王者,可以社交的才会成为一个持续好玩的游戏,如果游戏就你自己玩儿,玩儿的很开心,过了10关就没什么用,我认为主要是这个激励系统。马越:我觉得只要有好产品一定有开源社区。怎么才有好产品?得有创新力。怎么有创新力?得有好文化。过去靠有情怀的人,过去靠一些人莫名其妙的走上一条无怨无悔的奉献之路,用信念,可这不是常态。最终用开源的文化促进本质上开发群体的创新能力,有了创新能力自然会沉淀,推陈出新好项目,有了这些项目社区自然会出现。刘亚琼:我觉得从TiDB单独的项目来说肯定还是利益结合体,就是有更多用户,有更多的企业,有更多的上下游的解决方案的生态加入进来,大家都在这个里面,能够收获各自的一些利益,个人来说可能是一些荣誉,一些职业生涯上的反馈,企业可以在这里得到他自身业务上的一些成功或者说企业里面的这些负责人能够得到工作上的晋升。这种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在这里得到最终的用户,肯定是说有更加密切的利益结合体更多的进来才能保证社区不断的繁荣,才能保证这个项目不断的完善。梁冰:任何一个开源项目能够有生命力的发展下去其实三个循环,初始点是有技术,有创新的技术,是迎合时代和客户所需要的。第二个点有繁荣的生态,这个繁荣的生态融合了它的上下游所有的利益链条在里面,无论是大家需要获得的是这种技术的支持,或者是承载,这个生态。第三个还是商业,这个商业一方面包括用户的成功,我还是非常想强调用户这一点,大家可能做了这么多年的开源,其实我跟我之前在做闭源生态的时候,我觉得在用户这一点上没有分别,只有用户才能够实践和证明你这个有存在的价值,在商业这点上用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另外开源项目最终走向市场,可能还是要孵化和反育发行版厂商或者在里面获得商业价值商业利益的生态链。这三点只有正向反向都跑起来,才能够支持一个开源项目长久的发展。石南:大家都讲的非常的好,当初用龙芯做一个开发板,推的过程也比较艰苦,因为开始量不大,我们这个板子定义为全开源的,硬件的设计和软件全部都开源,价格也是定的龙芯开发版里面最便宜的,没有什么利润,这可能在商业上面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但我发现如果你坚持的时间比较久,就会产生一些成果。比如说我们会吸引一些人他自发的帮助写一些教材,我们吸引一些老师写这个教材,马上要出版了,连续搞了几届全国的比赛,去年全国嵌入式大学比赛,用我们板子的作品拿了一个最高奖,都是长期坚持的过程。最终还是要回归商业,最后拿了奖能够促进销售,才能够让我们把传统给支撑起来,我们在这方面想把它给实现。宋可为:人们常说社区无国界,但公司有国界,程序员也有国籍,所以我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把这个问题首先请蒋总开始,结合您PPT提到的中西方程序员文化上的差异,我特别想知道后半段,我们看到这些差异,站在CSDN角度上或者包括后面马总站在Gitee角度上,怎么更加友善的服务好中国程序员,同时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不能把中国本土给忘了,这个问题可以多花一点时间,也许能够成为今天分论坛的一个成果,我个人是非常有期盼的,有请蒋总。蒋涛:我们就看一个电商的进化。电子商务词从美国来的,淘宝也是跟eBay竞争的,后面进化不一样了。第一是中国的淘宝和美国不太一样,关键淘宝干完了还有拼多多还有京东现在还来了快手电商直播,所以就是这个形态的进展在中国在用户形态上的变化是发展最快的。所以你讲的那个,第一个我认为技术是没有国界的,特别是开源的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但开源技术后面面临几个,第一个治理系统,如果是美国人甚至欧洲人主导的话,他就是那样一套治理系统,这个我们只能加入进去,我觉得加入进去,就跟美元是全球主流货币一样,有个SDR,人民币也得进去,只不过占比比较小,随着经济实力的扩大,就像华为在kernol里面的贡献度越来越大,捐的钱越来越多,就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但总的来说这个世界又西方主导的,我们在短期时间内无法挑战这个,我们只能加入进去争取更多一点的发言权,这是第一个我认为的现状。但我们又有不同,有了淘宝还有拼多多,有了拼多多还有快手,中国市场足够大,这些开发者也有多种多样的形态,所以我觉得要打造我们自己的,中国就是用户多,咱们每个开源软件,中国下载量用户量最大,针对这些用户量用户群的需求,交流,我们把它建好,就像我们CSDN,就算GitHub排第一,我们肯定也是第二,这些用户我们过去围绕内容在组织他们,下面我们是不是可以围绕创造,围绕开发云这条线去探索一个中国模式的,但它肯定不是GitHub的复制,它一定是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形态有文化的形态,有创造价值的方式的变化,这是第二个我们在花精力做的。第三个还是会有弯道的可能性,每一次会出现一些新的东西来才有新的取代的机会,这个机会可能在万物互联时代,就是IoT时代里面中国无论在市场上,技术的领先度上,在可能的构造的生态的基础上,软件、硬件、制造业包括头部厂商的实力上可能在全球都是最有机会的。再加上我们在干芯片。这个条线是有可能成为全球的领导者。第一老美领先,你得跟着他玩儿,第二我们有自己的玩法,我们来玩儿,但这个差不多老美很难参与,只能我们自己玩儿,我们可能用市场换取我们的话语权和对方,比如说现在出现一种可能性是什么?我认为会出现美国的开源公司的中国化,这个中国化就是说他们变成中国公司,红杉宽带资本在干这个事儿,这是一种可能性会发生,他就得遵照咱们的玩法,但GitHub肯定不会,当然他做中国版也得这样做。第三套是我们定规则,你们跟着我们玩儿,这也有机会,在IoT领域。这三种事情是不同的演进会同时发生,只不过不同的在走不同的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就像电商同时存在,所以整个在进化,社区在进化,可能还有区块链,还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事,有很多因素在影响。马越:蒋总说了三点,我也说三点。今天整个讲演是开源当自强基本在回答这个问题。第一自强不息,我们首先希望通过我们各种努力能多出点像PingCAP这样优秀的本土的企业,本土的项目,无论如何是我们的根基,基本盘,会越来越多,这得靠自强不息。第二是弯道超车,蒋总说东方文化通过开发云的角度弯道超车,我也是这个观点,跟着GitHub追,跟着微软屁股跑没戏,他的先发优势太明显,你只能弯道超车,无非是不同的道路,杨总说东方文化,我说开放连接,什么意思呢?最近《大秦赋》火了,Gitee只能走一条合纵的道路,怎么合纵?把国内优秀的开源企业,相关的开发者优秀的服务通过连接的方式组成一朵开发云,这是GitHub绝不可能做的事情,因为有微软就够了,所以说弯道超车。第三要坚决的走出国门,发挥我们的开源天生的无国界的优势,因为开源本身就是无国界的,公司是有国界的,国家之间是赤裸裸的博弈游戏,然而信仰开源的一群人是天生被一生放荡不羁爱技术,因为爱技术更爱自由,开源最开始版权叫Copylift,所以我说开源天生就是左派,包括这次 情况下LinuxFoundation这样一个国际上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开源基金会顶着重重压力,主动把他的代码,把他的项目放到我们Gitee上,这是一种国际主义行为,我们通过开源是最好的统战的机会,通过开源团结一切全世界可以团结的开源力量,做好我们的统战工作,所以我们更要主动出国,去欢迎,去融合,不但要繁衍本土生态,还要去坚决拥抱整个世界开源的大生态,做好我们开源统战工作。谢谢!宋可为:PingCAP是一个全球化的社区,你之前统计数据有多个开发者,你的PPT好像有些抱怨,其实我想问你一下,这一千两百个开发者,有多少来自国内,或者没有准确数字可以预估一下。刘亚琼:其实PingCAP不管是战略还是接下来的发展肯定是全球化的公司,目前我们一千两百多的开发者肯定属于PingCAP的大概有不到两百多位,海外的目前大概不到30%,就是剩下一千里面的30%,更多的是国内来自于小米,,包括腾讯,华为等等这些开发者。因为你如果要做一个社区运营的工作,你其实要对这些开发者去沟通去连接,我们在这里面就发现有很多问题,比如说中西方的差异,在海外他们更多是通过邮件的沟通,但在国内目前就有很多,比如企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sx.com/jbzd/10117.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