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个奇妙的话题。我们偶尔会抱怨孩子学习总是转眼就忘;而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能力逐渐减弱;或者话到嘴边却卡壳,一下子想不起来。如何理解“逐渐消失的记忆”,今天请跟随秦虹云副主任医师一起来探讨。
1.如何理解“逐渐消失的记忆”
欣绘:秦医生,在您的介绍中了解到您是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如果一个人总是忘记事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由于脑部的气不足,脑的血液量减少,导致记忆力减退?
秦虹云:中医有个术语,叫“文痴”,应是与西医对应的痴呆及其相关疾病,即一类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的疾病。实际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脑运作方式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与大脑相关很多的疾病,也就是说,身体上的任何一个部位的疾病,其实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大脑的运作机制。那么今天谈的主题“记忆力”只是大脑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人的整体生活状态、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欣绘:大脑会和我们身体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都是相关的?
秦虹云:是的,很多人认为记忆的问题,是脑子的问题。实际上这是最后的症状,也就是疾病终末期或者晚期才会出现的问题。举一个日常生活很简单的例子,我国是一个酒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事实上,古代的酒是一种米酒,酒精的浓度比较低,只有七八度,和啤酒的浓度是差不多,现在有一些高浓度的烈性酒。白酒摄入比较多以后,我们会慢慢发现,有一部分正当壮年的人,他们本应在这个时候对家庭和社会有很多贡献,却发生了改变。我门诊中有这样一个案例,男士才50岁,还没到退休年龄,由姐姐和妻子陪同来院就诊。询问过程中,问他一些常识性,他表现得很生气,反问“你为什么要问我这些问题?”实际上,他对自己“昨天做了哪些事情,家住在哪里”都回答不上来。这么年轻,步行走进诊室,与记忆力衰退且行走困难老年人明显不同。带着这个疑问,我好奇地问家属患者有什么特殊的兴趣爱好?家属反馈说他经常饮酒,而且他的父亲也是喜欢饮酒。从20岁认识结婚时就天天以酒为乐,每天晚上必定喝酒的。最近就突然发现这个人同以前不一样,性格大变,爱吹牛了,前面商量好的事情,过后全部否认掉了。
欣绘:一般来说小酒怡情,对于这位患者,是不是因为饮酒过度,日积月累导致的各方面的因素都有,或者说同基因遗传也有点关系?
秦虹云:一般来说所有的疾病,如果实在找不到原因,或者是病因不是很确切,我们会发现都和遗传有一定或多或少的关系。比如说,他有喜欢饮酒的父亲,在他从小的生活过程中就看到酒是家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所以他不管是先天遗传的基因,还是后天社会学习的模仿,都会是形成一个每日饮酒的行为习惯。当我们体内代谢酒精的酶缺乏,酒精就会在体内快速蓄积;加上酒精具有亲和脂肪的特性,大脑物质结构中有很多脂肪,酒精很快就透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影响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断片”,这是急性大量饮酒或者是由于缺乏酒精代谢酶引起的酒精浓度过高引起的急性脑病综合征。
还有一种情况,长期大量饮酒。很多有喝酒习惯的人,不吃饭,就是淀粉类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类缺乏,慢慢影响大脑的正常运转,出现一种特征的记忆障碍,遗忘综合症的一种,和老年痴呆的记忆障碍不同,很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刚说的事情过后就忘,近事遗忘;因为记忆困难,大脑其它方面的功能正常,他就会虚构,就像放电影一样说另外的事情,或编造一个故事,填补记忆空白,很快他又会忘记,又重新编造一个不一样故事,我们称之为“虚构”。所以酒精所致记忆障碍,由于有典型特征,能够很快诊断的。
欣绘:那么对你们来讲很好诊断但不代表其实他如果说他把酒给戒了,也是能够比较好治愈的?
秦虹云:对的,酒精所引起的认知障碍,停用酒精,补充很多大量的维生素,相当一部分人的记忆力还是能够恢复的。这是影响我们记忆的一个例子,生活习惯的饮酒,其它的方面,比如说慢性阻塞性肺炎,晚期也会表现性格改变,有些也会有一些认知的问题。还有慢性贫血之类的疾病。由于大脑运转非常高效,需要很多的能量,它需要的能量就是来自于血和氧,这些疾病短期或急性期就表现头晕头昏,长期慢性会影响记忆问题。
欣绘:脑部的缺氧让我想到如果说在高原上生活话,是不是也会特别是像我们平时不在高原,忽然间到达了高原,脑部的供应氧量就会急速的下降。
秦虹云:对的,供氧量是急速下降的,会出现一个急性的综合征。而记忆问题,基本上是一个慢性综合症才会出现的,一般来说,人体的代偿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及时去除病因还是能够恢复的。像前面讲的饮酒问题,戒酒补充维生素后,记忆力问题是可逆的。由于大脑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有神经细胞,经过一定的记忆方法或技巧训练,还是能够维持基本正常的生活的。
欣绘:咱们今天聊逐渐消失的记忆,我们尽量能够让它来得更晚一点,甚至能够挽回一下我们的记忆力的下降,它算不算是健忘症的一部分?可以等同健忘症吗?
秦虹云:健忘症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事实上从成长的角度来讲,成年人很难记得住三岁以内的事情,这就说明遗忘是正常的一个生理现象。前面讲到大脑是高效运转的,为了维持高效运转,它必定要采取一些策略来保持它的高效,通俗的讲,我们的大脑也要“断舍离”。要舍去一些它觉得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经常不重复的东西,或者日后也经常不用的东西,大脑会慢慢遗忘。一些经常要用,有一个重复的,反复思考,它会记忆的,而且记忆的很深很难忘记的。
欣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比如说听一些老歌,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跟上旋律,唱起来歌词都不会错,但是新歌的话,我们基本上就知道有听过这首歌,没有办法跟着节奏准确无误地唱下去。
秦虹云:这只是一个方面。老歌的旋律、律动,之前有个印象或痕迹在那,很容易识别,跟上旋律。对于新歌曲,也就是新记忆要形成和储存起来,类似于计算机工作原理类似,通过听觉形成的感觉记忆,经过一定的加工编码,然后储存到感觉相应的记忆皮质,中间有一个经过海马的过程,重复这个过程几次以后,听觉和大脑皮质的联系就不经过海马,更快速,所以会有感觉,听老歌特别朗朗上口,一下子能唱起来。但是新歌很难,因为新歌重复的次数和大脑加工的次数少。
欣绘:刚才我们也说到可能三岁以前的事情我们都记不起来了,所以我们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说三岁以前不必要带孩子去看世界,他反正不记得。
秦虹云:这倒不一定。实际上人从出生开始的脑细胞量实际上是最大的最多的,反而在后面如果你不用了以后很多就凋亡了,就是为了断舍离,为了它的高效运转。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天性如何,还不知道,所以还是应该鼓励带孩子多去看看世界,发现和展示他的才能,用各种各样的一些事件,来促进大脑进一步发育。
欣绘:那么说到记忆力,其实我觉得现在大部分人都会说,虽然我还年轻,可是我觉得我记忆力完全不如以前,比如说学生时代,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记忆力是正常的呢?
秦虹云:一般来说,以功能标准来看。因为现在是一个知识量信息丰富的时代,信息的确是非常多。但是那些特别的信息,比如跟既往经历,或者伴有积极情绪,或者与兴趣爱好相吻合的信息就容易记忆。忘掉的一些信息,其实是对自己不重要的。因为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应付日常生活没有问题,这样的状况就是一个正常的记忆力的。那么什么情况下的记忆需要引起了注意或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sx.com/jbby/15288.html
中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gu[详细]
血液病的代表性症状和体征往往缺乏特异性,因此了解其常见的一些表现可以帮助[详细]
中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gu[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