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疾病病因 >> 正文

孩子总是长不大怎么办要小心彼得潘综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23 13:39:29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不管是玩玩具、上厕所、穿衣服总是跟在自己身边。尤其是宝妈们,想要上个厕所的时间,孩子都得寸步不离地跟在自己身边。这些孩子不喜欢自己一个人,总是想黏在父母的身边。

多数父母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行为,但孩子过于粘人并不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父母反而要小心孩子可能会患上“彼得潘综合征”。

“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一个人。”——《彼得潘和温迪》

年J.M.Barrie在小说彼得潘和温迪写的第一句话。创造了这个会飞、永远都拒绝长大的男孩儿,成为了大多数不想长大的人心中的梦。但大多数人在经历一段青春之后,都会选择进入成长的世界,成为那个更成熟的自己。

但一些人,他们越长大越拒绝进入成年人的世界,越是长大就越痛苦。哪怕他们已经脱离了幼稚的年龄,依然跟在父母的身边,行使未成年人的权利、理所当然地不负责任。这些人总抱有小孩子心性,像是永远长不大,最后成长为一个个“巨婴”。

什么是“彼得潘综合征”?

彼得潘综合征在年由心理学家DanKiley提出,其概念为“成年人没有达到心理和情绪上的成熟”。具体指的是一群已经是成年人,但还不具备应对成年人世界的能力,也无法承担成年人要付的责任,并且认为别人对自己付出的爱是理所应当的,但不愿意付出同等的爱回馈给对方。

现在泛指在相应年龄不具备相应能力和情绪成熟的人。比如十几岁的孩子依然让家长帮忙穿衣服等等。那么,有“彼得潘综合征”的孩子会出现哪些表现呢?

“彼得潘综合征”的表现

1.缺乏责任感

很多孩子在犯错后,没有承担错误和真诚道歉的表现,Kiley认为这是家庭教育出缺乏管束和规则的表现。大多数孩子在犯错后没有及时受到惩罚,这让他们认为犯错是没有后果的。使得孩子从小就敢于打破规则,不遵守规矩,在犯错的时候习惯性将责任推卸给其他人。

2.焦虑

在Kiley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孩子都缺乏安全感,并时时感觉到焦虑,这与紧张的家庭气氛离不开关系。在父母不满意自己的婚姻并假装快乐时,生活就会呈现出程序化的状态。孩子对情绪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当孩子处于这种情绪时就会时刻感到焦虑。

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孩子也会采取逃避的方式回应问题。

3.孤独

患有“彼得潘综合征”的人,总认为没有与身边的人建立足够的亲情、友情,这种状态让他们感受不到足够的情感支持。当情感没被满足就会不断地建立关系,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因为他们总是感到孤独,并疯狂参加社交活动。

如何避免“彼得潘综合征”?

一、确认孩子的感受并及时满足

很多患有“彼得潘综合征”的人小时候大多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sx.com/jbby/14976.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