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疾病用药 >> 正文

持续高光,曾海波团队年发光研究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2-27 5:01:25
南京理工大学曾海波教授团队主要从事低维半导体材料与光电(显示、探测、隐身、能源)器件研究。前期,该团队在氧化锌蓝色发光缺陷机制(AFM,20,,引用次)、钙钛矿量子点室温析晶合成方法(AFM,26,,引用次)、钙钛矿量子点QLED最早创建(AM,27,,引用次)、锑烯砷烯理论预测(Angew,54,,引用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近期,该团队聚焦于发光领域两方面关键问题研究。一是面向超高清柔性显示需求,如何解决钙钛矿量子点及QLED发光效率及可靠性“卡脖子”问题,团队持续开展原子结构及表界面结构设计、载流子动力学、光电热能量管理及墨水印刷流变学系统研究。二是以“智能信息交互”未来发光技术为牵引,如何基于发现的发光新规律发展新功能器件,团队致力于开拓探索基于发光的可穿戴光通讯LiFi、深空射线感知与能源转换、超薄智能化白光LED等等。年,围绕以上主题,该团队发表NaturePhotonics1篇,NatureCommunications2篇,AM、AFM、Angew、Matter、ACSNano及Light等文章多篇。在此,研之成理梳理曾海波教授团队年度成果,与大家分享如下:1.NaturePhotonics:钙钛矿量子点超薄单层白光QLED当前的白光电光源正经历着传统蓝光LED背光型向纵向叠层(O/QLED)和横向微阵列(MicroLED)等新一代技术演进过程。然而,这些技术从本质上存在如何实现多颜色发光中心共同电致发光,以及载流子如何在多颜色发光中心均衡分配的关键性问题。鉴于钙钛矿近年来所展示出的优异表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钙钛矿白光电致发光机制:基于钙钛矿结构相变诱导的“相变协同光电效应”。在以往的研究中,钙钛矿CsPbI3通常表现出两种性能迥异的相:具有优异光学活性的黑相α-CsPbI3和非光学活性的黄相δ-CsPbI3。在实验中偶然发现,黑相和黄相共存时,会引发两相之间的光电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为具有良好载流子输运性能的α-CsPbI3会辅助δ-CsPbI3进行载流子的传输,最终发射出宽光谱光,而α-CsPbI3本征的红光发射又很好地补充了δ-CsPbI3宽光谱的红光缺失部分,最终实现明亮高效的单层电致白光。经过系统完善的探索,通过精确设计两相比例,实现了载流子的可调分配,并最终实现输出可调的高效电致白光,外量子效率达6.5%,最大亮度为cdm-2。这一“钙钛矿高效电致白光”新思路有望促进新一代照明显示白光电光源的发展,既促进对低成本、高性能等传统特征白光LED的研发,又促进对立体、透明、柔性照明显示等新一代白光电光源的探索,将在钙钛矿与照明显示交叉领域引起新一波研究热潮。文献链接:Efficientwhitelight-emittingdiodesbasedonα-/δ-CsPbI3hetero-phaseemitter.(NaturePhotonics,.DOI:10./s---1.)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sx.com/jbyy/10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