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化疗是预防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手段。以乳腺癌为例,约70%的患者需术后化疗。
化疗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白细胞(主要成分为中性粒细胞)下降。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下降后轻则引起感染,重则可致死。因此,为顺利完成既定化疗并避免因白细胞缺乏引起的严重后果,常需要应用升白针。
对升白针的认识,患者中多有以讹传讹的说法。在本篇文章中,将针对大家常聚焦的疑惑做出一一解答。
Q1:化疗后靠食疗就能恢复白细胞?
我们通常所说的“升白针”,主要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即G-CSF)。如果说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是果实,那么G-CSF就是催长催熟剂:
人体自然状态下也会产生低浓度的集落刺激因子,催促白细胞慢慢成熟;
但紧急情况下,若自身果实严重匮乏,催熟剂也不够,则必须借用外面提供的催熟剂了。
不同化疗药有不同骨髓抑制能力,如果化疗药本身较弱,白细胞降得不多,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在14-21天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化疗药杀白细胞能力强(如多西紫杉醇,剂量密度蒽环方案),几天内把白细胞杀得寥寥无几,我们就得求助升白针了。
所谓食疗升白、中药升白,对轻度白细胞降低是可行的;但当白细胞严重降低时,一味拒绝升白针,则是非常无知和危险的。
因此,区分不同程度骨髓毒性的药物,密切监测血象,遵照医嘱应用升白针,才是正确做法。
Q2:打升白针会造成骨髓枯竭?
有人担心,认为升白针是“涸泽而渔”的策略,会把骨髓储备搞光了。这种观点有些杞人忧天,不明就里。
实际上,人体骨髓储备相当丰富。
我们来做道算数题:白细胞寿命很短,平均7-14天一代,这意味着1年能成长约26-52代白细胞,人一辈子(按80岁计)会“收割”约-代白细胞。
化疗期间通过升白针,加速收获几代白细胞,对总体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说,人的骨髓库是“海”而不是“泽”。
Q3:打升白针会引起白血病吗?
病人中常有这样的提法,说不能打升白针,会引起白血病。
在早期个别回顾性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化疗且用升白针的病人,几年后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等发病率轻度升高的现象。但到底是由于化疗引起的,还是升白针引起的,莫衷一是。
早期乳腺癌化疗方案中甲氨蝶呤是个常用药,而甲氨蝶呤就能引起白血病。
随着研究深入,年发布了一项重要的荟萃分析。研究者收录了25项临床试验数据,包括余例接受化疗患者,分为用升白针组与不用升白针组,结果发现:
使用升白针所引起的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是微乎其微的(较不用升白针提高了0.4%);
但是,不用升白针比用增加了3.4%的死亡率。
潜在解释是:不用升白针可能导致更多感染,严重感染者可死亡。
同时,有些病人为追求不打升白针而缩短化疗疗程,减低药物剂量,反而降低了疗效,增加了死亡风险。
由此,两相比较,不打升白针,降低了微乎其微的白血病风险,却实实在在提高了的死亡风险,可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综上,我们应科学合理地应用升白针,既反对滥用升白针,增加患者的担忧和痛苦;也反对“升白针有害”的论调,这些论调罔顾生命,使病人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小儿黄疸光屁股晒太阳 http://www.meipaqux.[详细]
MDS通常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剧。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内[详细]
小儿黄疸光屁股晒太阳 http://www.meipaqux.[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