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疾病病因 >> 正文

经验交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9-11 10:28:4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患者多见。由于其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轻者表现为无效造血,严重者可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多数患者预后较差。

患者早期多无特点性表现,常以乏力、疲倦等症状救治,血常规检查出现1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涂片镜检会发现细胞发育异常,可见到各系、各阶段的细胞。红系细胞大小不均,大红细胞增多,还可见巨大红细胞(约是正常红细胞的2倍)、点彩红细胞、异形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粒系细胞发育明显异常,可见早、中、晚各阶段粒细胞。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几张典型的MDS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以供大家一起参考,鉴戒。

①早幼粒细胞:胞体比原始粒细胞大,细胞呈圆形;细胞核大,为圆形或椭圆形,居于一侧;细胞核染色质构造纤细,可见核仁,胞浆呈浅蓝色,全部胞体覆盖有大量粗大的嗜天青颗粒,很醒目,可盖于胞核之上。需与嗜碱性颗粒鉴别,嗜碱性颗粒多粗大成块。

②原始粒细胞:胞体大呈圆形;细胞质较少呈蓝色,多无颗粒不多,细胞核染色质细致呈状或斑纹状;有核仁,核仁处比周围染色明亮,多为个,从形态学上很难与原始单核细胞相区分,原始粒细胞核仁常常小而多,而原始单核细胞的核仁常常大而少。

下图为1典型MDS患者的外周血涂片,其中有多个阶段的粒细胞。

①早幼粒细胞

②晚幼粒细胞:胞体略小;胞核中间凹陷;胞浆呈粉红色,嗜中性颗粒分散存在;核染色质浓缩。

③原始粒细胞

④-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此类细胞为正常白细胞,其胞体较之前的幼稚细胞相对变小,胞浆呈粉红色,富含嗜中性颗粒,胞核呈分叶核状,染色质固缩呈团块状。

从MDS患者的血涂片和骨髓中我们可以见到原始粒细胞,但是数量20%,当MDS患者原始粒细胞≥20%,则提示患者已转为急性白血病。因此对MDS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转归的判断上,涂片镜检都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内容对您有帮助,请









































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安徽治疗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sx.com/jbby/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