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出库,为生命“续航”。
京川两地脐血库携手为生命“续航”年6月26日3时50分,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住院部2号楼的产房里,一名男婴呱呱坠地,助产士宗玉剪断婴儿的脐带后,麻利地用一个采血袋将残留在脐带中的血液收集起来,随后立刻运往位于成都的四川脐血库进行一系列检测、制备,最后冻存在零下摄氏度的液氮罐中。原来,男婴的同胞哥哥,5岁的凯凯(化名)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医生说,这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肿瘤性疾病,根治方法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男婴出生前,他的父母找到了四川脐血库,签订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存储协议书》。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供者和受者之间HLA(白细胞抗原)的匹配程度,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几率通常为几百分之一到几百万分之一不等,而同胞间25%全相合的几率是所有造血干细胞来源中最高的。幸运的是,男婴的HLA(白细胞抗原)与凯凯配型6个点位全相合,且干细胞数量和活性都符合移植标准。“疫情给运送脐带血造成了困难,不过,我们得到了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大力协助,由他们负责接收、复苏这份脐带血。”四川脐血库临床服务部工作人员廖敏说,两家脐血库的配合十分默契。8月4日,这份脐带血出库,空运至北京。8月9日上午10时左右,医院的移植仓里,凯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袋27毫升、鲜红色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缓缓输入他的体内,为他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点燃康复的希望。四川脐血库已提供万余人次查询服务脐带血从采集到检测合格、放入液氮罐中冻存,医院为患者进行移植,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医院的产科医护人员为产妇宣传、科普、采集脐带血是这场“生命接力”中重要的“第一棒”。脐带血采集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应用的范围和效果。按照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医院产科每一位采集脐带血的医护人员都经过专业的采集技术培训,持合格证上岗采集,同时按照标准要求操作,从源头保证每一份脐带血的采集质量。“无论是脐带血的采集血量还是检测标准,四川脐血库的要求都比较高。”四川脐血库副主任张静说,各医院产科医护人员在脐带血采集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了解,我国对入库储存的脐带血有严格的检测及筛选标准,每一份储存的脐带血经过一系列严苛的检测,符合标准才能入库冻存。为合理利用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资源,促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高新技术的发展,确保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四川、山东、广东和浙江批准设置了7家脐带血库,四川脐血库是省内唯一合法的脐血库。与其他省市不同的是,四川幅员辽阔,交通条件复杂,医疗资源分散,为我省脐带血的采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年,医院的助产士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采集一位男婴的脐带血。原来,男婴的同胞姐姐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多年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她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越来越虚弱,弟弟的脐带血成了她的“救命血”。这份从会理县运送过来的脐带血,在四川脐血库冻存了近3年后,被空运到广西医院,为男婴的姐姐完成了移植。“医院产科的支持与配合下,无论多偏僻,只要有人需要保存脐带血,我们都会克服困难,将脐带血安全运送到四川脐血库。”张静说,“同时,无论多远,只要有患者需要,我们也会将‘救命血’医院。”年,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采集的两份脐带血,在冻存5年后,被空运到澳大利亚圣·医院,为一位38岁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兼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症的华裔患者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我国首例跨国提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援助。截至年7月31日,四川脐血库与全国家临床及采供血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了多人次的脐带血查询服务,累计出库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用于位患者的治疗。据了解,在四川脐血库脐带血救治的人群中,成人占60.26%(年龄≥18岁),其中救治年龄最大的患者74岁,体重超过50公斤的患者占59.97%,其中体重最大的患者公斤。出库脐带血累计治疗病种21个,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四川脐血库出库的脐带血治疗患者年龄范围从7个月到74岁不等,移植后无病生存最长已超过20年,出库脐带血最长冻存年限14年零7个月。四川脐血库对每一份脐血进行严格检测。
点亮微心愿为血液病小朋友实现小心愿为了号召社会公众基金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详细]
MDS通常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剧。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内[详细]
基金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