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疾病保健 >> 正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要点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11-16 13:34:02

 MDS诊断要点:

1、骨髓至少有两系造血异常

1)红系外周血可见巨大红细胞,有核红细胞,伴有形态异常。骨髓幼红细胞过多或过少,可见环状铁粒幼细胞,核分叶、多核、核碎裂,核型异常、巨幼样变及点彩多染性红细胞。

2)粒系外周血可见幼稚细胞,其他与骨髓状态一样。骨髓粒细胞浆内颗粒过多、过少或缺乏,成熟细胞胞浆嗜碱性,核分叶过多或过少;双核中幼粒或分叶核、核浆发育不平衡。

3)巨核系外周血可见巨大血小板或小巨核细胞。骨髓可见小淋巴样巨核细胞、颗粒巨核细胞、多个小圆核巨槟细胞、单个大桉巨核细胞。

2、外周血一系、二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偶有白细胞增多,可看见病态造血。

3、病态造血非mds所特有应排除其他引起病态造血的恶性血液系统和非造血系统疾病,如红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肿瘤等;也应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再障等良性疾病。

MDS中医病机:

MDS属中医“虚劳”、“血证”、“内伤发热”、“瘀证”及“症积”范畴。本病以肝郁、脾虚、肾亏为本,气血阴阳亏虚为先,肝郁气滞,继则邪毒内壅,气血滞行,终致虚实夹杂。与遗传、体质、环境、外感、饮食劳倦、情绪等因素有关。

1、脾肾亏损为本

血的生成有赖于五脏的功能协调,其中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肾的强弱决定了正气的盛衰,脾肾之间的功能协调对于生精化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诸因内伤,往往可致脾肾亏虚。

MDS—般病程较长,常常反复发作,大多表现为全身衰弱状态,证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腰酸肢软、脉细无力等,故属正气亏虚、内脏虚损,尤与脾肾亏损有关。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可致气血不足而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无华等贫血症侯;脾虚统血无权,血溢脉外而出血,或气虚阴火内生,以致血中伏火,燔灼于内,势必伤及血脉,血溢外漏,也可引起出血;脾虚又因邪毒乘虚入侵,正邪相争表现为发热,甚则高热神昏。肾虚则精气不足,无以生髓化血,导致骨髓进行性造血功能紊乱或造血功能低下。肾中阳气根于肾阴,具有温养脏腑的功能。一方面,肾精虚损,导致肾阳不振,进而不能鼓动骨髓造血;另一方面,又因肾精亏虚,虚热内生,耗损阴津,日久精枯髓竭,无以化生气血。由此可见脾肾虚损在MD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脾肾亏损是导致气血不足、造血紊乱的根本原因,并贯穿于MDS发病过程的始终。

2、火伤血络为标

出血为MDS主要特征之一,临证常表现为紫斑、衄血和月经过多等。《济生方?吐衄》说:“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说明火伤血络与出血之间关系密切。MDS患者气血衰少,正气亏虚,不能卫外,最易感受外邪。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灼伤肺络则咳血、衄血;饮食辛辣或不洁,助湿生热,损伤胃络则便血、呕血,此多为“实火”;肾精亏损,虚热内生,灼伤下焦,血渗膀胱则尿血;肾亏火衰,火不归原,无根之火浮炎于上,阴阳不相为守,则血行障碍,错行脉外;脾虚气弱,阴火内生,灼伤血络,则见衄血,此皆为“虚火”。可见MDS出血诸证大多由火热而起。

3、邪毒内袭为变

邪毒是MDS的重要致病因素,这些邪毒能否致病,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机体正气的强弱,尤其是脾肾两脏的功能状态。若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毒邪留而不去,毒入骨髓,水枯不能胜火,出现发热;脾虚失运,邪毒湿热内蕴,肝胆郁火,失于疏泄,胆汁渗于血液,溢于肌肤,出现黄疸;邪毒燔灼,热入营血,血热内盛,耗气伤阴,或血中伏火,伤络动血,则见出血诸证;毒邪久留,耗损肾精,伤及肾元,肾失主骨生髓功能,髓不生血,精不化血,则为贫血;邪毒乘虚入侵,气血运行不利,挟痰、挟振,痰瘀毒邪内结,则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或伤及肾阴,元阴不足,相火妄动,还可产生阴火,毒火为患可导致造血功能紊乱,从而转化为白血病恶性病变。









































山西白癜风医院
上海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sx.com/jbbj/1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