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疾病治疗 >> 正文

特发性脊髓萎缩症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9-3-14 2:13:39
点击上方“李神经会诊中心群”可们!

特发性脊髓萎缩症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江天丽周利朋黄晓王津存

摘要目的:探讨特发脊髓萎缩症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对所收治的1例及文献报告的17例特发性脊髓萎缩症病例的临床表现及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特发性脊髓萎缩症的特点为:1.临床表现为脊髓弥漫性、非均一性损害,多以锥体束损害为主,少数有感觉、括约肌受累,各纤维束受累不同步。2.脊髓MRI提示受累脊髓萎缩均匀变细,脊髓内信号一致,无局灶性信号改变。结论:脊髓萎缩症系脊髓慢性变性疾病,或为先天发育不良及遗传因素有关。结合临床特征及MRI改变可作出较明确诊断。

关键词:脊髓萎缩症;特发性;脊髓MRI;病因

脊髓萎缩作为一种病理改变是较常见的,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先天性发育障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外伤等,其中未找到特殊病因的脊髓萎缩,称为特发性脊髓萎缩症,临床上罕见。现报告笔者所诊治的1例特发性脊髓萎缩症,同时复习年以来国内报告的17例特发性脊髓萎缩症病例,分析特发性脊髓萎缩症的特点和病因。

1、病例报告

1.1临床表现患者男性,29岁,因“进行性行走不稳10年,加重2月”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行走时有踩棉花感,夜间走路明显,无肢体乏力、麻木、二便功能障碍不适。近2月来症状进行性加重,行走时如醉酒状,夜间几乎不能行走,伴双耳听力明显下降,无视物旋转、耳鸣、复视不适。既往无脊椎外伤史,饮食无特殊,有一姐无类似病史。专科查体:双耳听力下降,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弓形足,双上肢深浅感觉正常,双下肢浅感觉减退,位置觉、振动觉消失,双下肢腱反射活跃,髌阵挛、踝阵挛阴性,双侧巴氏征阳性,左侧跟膝胫试验欠协调,闭目难立征睁闭眼均为阳性。

1.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清维生素B12:pg/ml,稍低;神经传导速度:双下肢运动及感觉神经受损。肌电图:右胫前肌肌电图多考虑神经源性损害。听觉诱发电位示:双耳听阈升高,双耳Ⅰ、Ⅲ、Ⅴ波分化不清,重复性欠佳。我院头颅MRI:脑干、双侧侧脑室后角旁脑白质脱髓鞘改变。颈髓、胸髓MRI示:下颈段及胸髓变细,以胸髓明显,胸髓矢状径约3mm,脊髓前后径与相应平面整个脊蛛网膜下隙矢状径之比0.5,脊髓信号未见异常,考虑脊髓萎缩。(图A,B,C)

1.3治疗入院后予大剂量B族维生素及神经节苷酯治疗,患者头晕缓解,行走较前平稳,闭目难立征睁闭眼稍稳。

图A颈髓7-8节段矢状径5mm,同平面蛛网膜下隙矢状径11mm,颈髓矢状径与蛛网膜下隙矢状径比值0.5;图B、图C胸髓4-5节段矢状径3mm,同平面蛛网膜下隙矢状径10mm,胸髓矢状径与蛛网膜下隙矢状径比值=0.3;

2.文献复习:

-年结合本例病例国内共报告特发性脊髓萎缩病例18例。除年熊友生等[1]报告了9例外,其余均为1-2例的个案报告。

2.1一般资料:18例病例中,男13例,女5例。就诊年龄最小14岁,最大57岁,大多数在30-50岁间发病,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个月-18年。2例为同胞兄弟[2]。

2.2临床表现:均为慢性起病,渐进性加重,双下肢无力者17例,下肢麻木11例,腰背痛4例,尿便障碍7例,行走踩棉花感1例,智能障碍1例。体征:浅感觉减退9例,深感觉减退1例,感觉正常6例。双下肢/单肢肌力4级16例,肌力3级1例,肌力正常1例。下肢肌张力高15例。下肢腱反射活跃/亢进18例,髌阵挛阳性4例,踝阵挛阳性13例。所有病例均可引出病理征。

2.3实验室检查:腰穿13例,有1例颅内压50cmH2O,其余压力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肌电图检查:7例行肌电图检查,6例提示神经源性损害。

2.4影像学检查:MRI显示颈、胸髓萎缩3例,胸髓萎缩15例。本例脊髓直径5mm,脊髓矢状径与脊蛛网膜下隙矢状径比值0.5。髓内信号未见异常。

讨论:

结合文献[3,4],特发性脊髓萎缩症的诊断标准为:①临床上出现脊髓病变的症状和体征;②MRI显示脊髓萎缩(矢状径6mm);脊髓矢状径与脊蛛网膜下隙矢状径比值0.5;③未找到明确病因。本例符合上述标准,诊断特发性脊髓萎缩症明确。

特发性脊髓萎缩症以脊髓损害的症状体征及脊髓MRI表现为诊断依据。结合以上文献复习,笔者认为特发性脊髓萎缩症有以下特点:1.脊髓弥漫性、非均一性损害:所有患者表现为慢性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的脊髓损害症状,多以双下肢无力为突出表现,下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髌、踝阵挛(+),病理征阳性的锥体束损害为突出表现,少数有感觉、括约肌受累,各纤维束受累不同步。2.脊髓均匀变细:在所有报道的病例中,脊髓萎缩以受累节段以下全脊髓萎缩为特点,均匀变细,脊髓内信号一致,无局灶性信号改变。

关于特发性脊髓萎缩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吴静等[5]提出与血供障碍有关,就目前报道病例多为中青年,最小的为8岁起病,均无明显动脉硬化征象,不支持血供障碍观点,但因多累及胸椎,可能血供障碍可加剧病情进展。Giles[6]认为与脊椎椎体骨赘形成、韧带肥厚、骨化、破裂有关。在所报道病例中,脊椎椎体未见明显以上改变,且脊椎引起的脊髓萎缩应为局灶性改变,不符合特发性脊髓萎缩症脊髓MRI表现。腰穿结果脑脊液生化正常,脊髓MRI未见斑片状异常信号可排除脱髓鞘所致脊髓萎缩。所有病例均慢性起病,症状缓慢进行性加重,无明确脊椎外伤、中毒、压迫、感染史,脊髓MRI未见局灶性改变,我们认为可能病因为脊髓的慢性变性疾病。有2例报道为同胞兄弟[2],有1例发病时年龄6岁,且伴智能障碍[7],本例患者有弓形足,也有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脊髓先天发育不良有关。

在既往报告中,特发性萎缩症尚未见有以深感觉受累为主的报道,本病例的突出表现为深感觉障碍,脊髓病变累及后索为主,伴有脊髓丘脑侧束、锥体束损害,且有血清维生素B12含量降低。本病例需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相鉴别。后者多为中年以上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的脊髓侧束、后束及周围神经受损的体征、合并贫血,伴血清维生素B12含量降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脊髓MRI可见脊髓内长T2异常信号,以后索明显多见,考虑为脱髓鞘后水分增加所致,病变水平脊髓未见明显增粗或萎缩[8]。此表现与脊髓萎缩症明显不同,可予鉴别。但因本病合并维生素B降低,不能排除脊髓萎缩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另外此患者听觉诱发电位示为中枢性听力下降,考虑与脑干、双侧侧脑室后角旁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有关。但颅内脱髓鞘病变是否与脊髓萎缩有关,仍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熊友生,涂江龙,卢洁,等.特发性脊髓萎缩症(附9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4(2):-

[2]金笑平.特发性胸髓萎缩一家2例报告.实用神经疾病杂志,,7(6):59.

[3]沈天真,等.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辑;王津存.12.2

江天丽周利朋

赞赏

长按







































北京市中科医院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sx.com/jbzl/8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