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疾病病因 >> 正文

颈动脉校正流动时间对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6-20 13:48:36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58927.html

王思恬高巨罗超王骁颖

医院麻醉科,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42(09):-.

DOI:10./cma.j.cn-?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第五期“工程”(BRA);

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Z)

ORIGINALARTICLES

本研究旨在探讨并比较超声测量颈动脉校正流动时间(cFT)和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度(ΔVpeak)是否可作为预测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的可靠指标,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纳入择期剖宫产单胎产妇60例,年龄18~4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孕37~42周。根据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是否发生SHS分为两组:发生SHS组(S组,28例)和未发生SHS组(W组,32例)。记录两组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的SBP、DBP、心率,超声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的cFT、ΔVpeak和颈动脉直径(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cFT、ΔVpeak与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BP的关系,绘制cFT和ΔVpeak判断容量变化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ROC)曲线,计算临界值、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

cFT的计算采用简化公式:cFT=FT+[1.29×(心率-60)],FT代表从收缩上升期开始到双旋切迹的循环时间,心率是通过测量多普勒血流上行开始时的心跳间隔来获得。在一个呼吸周期中,获得颈动脉血流的最大和最小峰值速度,ΔVpeak由公式计算得出:ΔVpeak=(Maxpeak-Minpeak)/[(Maxpeak+Minpeak)/2]×%。对连续3个呼吸周期的cFT和ΔVpeak进行了测量,取平均值。

2结果

2.1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及胎儿情况比较

本研究初始纳入64例产妇,S组和W组各有2例产妇针刺感觉平面未达到T6,故剔除。共有60例产妇纳入分析,有28例发生低血压,发生率为46.7%。两组产妇年龄、BMI、ASA分级、孕周、术前Hb、禁食水时间、胎儿双顶径、胎儿头围、胎儿估算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循环指标及超声指标比较

两组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前SBP、DBP、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W组比较,S组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BP明显较低、心率明显较快(P0.05)。与W组比较,S组蛛网膜下腔麻醉前cFT明显较小、ΔVpeak明显较大(P0.05)。两组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S组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前cFT、ΔVpeak与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BP的相关性

S组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前cFT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BP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r=0.,P0.01),蛛网膜下腔麻醉前ΔVpeak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BP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r=?0.,P0.01)。见图1、图2。

2.4 预测SH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年龄、BMI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前的cFT、ΔVpeak、D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麻醉前cFT和ΔVpeak是SHS的独立预测因素(表2)。

2.5 ROC曲线分析

蛛网膜下腔麻醉前cFT和ΔVpeak预测SHS的临界值分别为.4ms、10.5%,敏感度分别为85.2%、75.9%,特异性分别为80.4%、90.1%,AUC分别为0.(95%CI0.~0.)、0.(95%CI0.~0.)。见图3。

3讨论

本研究采用超声测量cFT及ΔVpeak来评估产妇的容量状态,并探讨其对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本研究显示,麻醉前超声测量的cFT和ΔVpeak均可作为预测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HS的可靠指标,cFT和ΔVpeak预测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HS发生的AUC分别为0.、0.,临界值分别为.4ms、10.5%。本研究ΔVpeak预测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HS发生的准确性和临界值均低于上述两项研究,这种差异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产妇自主呼吸过程中潮气量的变化,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胸腔内压力随呼吸发生的变化引起了心室的负荷状态和自主呼吸期间每搏量的改变。

本研究依据文献的报道制定SHS判断标准,并绘制麻醉前cFT和ΔVpeak预测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HS的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预测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发生SHS的准确性,AUC愈大,说明指标诊断准确性能愈高,AUC大于0.7说明指标诊断准确性能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尽管cFT预测SHS的特异性低于ΔVpeak,但其敏感度高于ΔVpeak,且cFT预测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HS的ROC曲线AUC高于ΔVpeak,表明cFT作为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HS的预测指标比ΔVpeak更可靠,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本研究显示,D、蛛网膜下腔麻醉后cFT和ΔVpeak与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HS的发生无相关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对本研究予以验证。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超声测量cFT和ΔVpeak需要麻醉医师熟练掌握超声技术,测量需要5~10min,因此对急诊剖宫产患者不是非常适用;②本研究只选取健康的年轻产妇,对高龄、肥胖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疾病的产妇还需更深层次的研究;③本研究在必要时倾斜手术床或向左侧推托产妇腰部以避免严重低血压的发生,此操作会影响麻醉后记录的血压值,可能造成研究偏倚。

综上所述,超声测量cFT和ΔVpeak可以作为预测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HS发生的可靠指标,且cFT准确性更高,为围手术期母婴安全提供了简便、快捷、无创的监测方法。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sx.com/jbby/13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